對于嬰幼兒來說,自我意識就是把自己與其他人和事物區(qū)別開來的過程,包括自我認識、自我情緒體驗、自我所有權意識、自我控制四個方面。這樣一個抽象的概念對孩子成長過程有何重要影響?一起來探索孩子自我意識敏感期的小秘密,和他一起順利度過這一段“人見人煩”的叛逆期。
文|王鈺燕(浙江大學發(fā)展心理學碩士) 編輯|姜靜璐 美編|徐燕芬
我是誰?自我認識的萌芽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如此深奧的哲學問題,連哲學家都回答不了,是孩子的小腦瓜能考慮的嗎?當你曾遇到過上面的困惑,你就會明白,這時候的孩子是在認識自己,想了解“我是誰”,想知道自己與他人的不同,想努力探索這個世界。這是孩子了解自己、區(qū)分自己與他人的重要時期,是自我認識的萌芽期。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具備初步自我意識?
科學家們用了一個簡單的“點紅實驗”:在孩子鼻上抹點胭脂,小年齡的孩子會去摸鏡子,而大一點的孩子會去摸自己,這表明此時孩子已經(jīng)知道鏡子里的人是他自己,他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自我覺知。
研究結果表明,大約1歲半左右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萌芽期。不過,作為天然的哲學家,孩子從一出生后,就已經(jīng)為自我認識的發(fā)展做好了準備,1歲以前的孩子經(jīng)常啃咬自己的手腳,其實是在了解自己的身體;孩子熱衷于如情境中提到的丟擲游戲,這是孩子在了解自我與對象(玩具)之間的關系,在感受自己的力量,學習區(qū)分自己和物體;孩子開始喜歡照鏡子,看到照片上的自己能叫出名字。3歲以后的孩子能用語言表達“我”“你”,知道有“大人”“小孩”之別,在挑選玩具的時候表現(xiàn)出性別差異,能認識到別人與自己的不同,這時,孩子的自我概念在逐漸形成。
孩子是如何獲得并豐富對自我的認識的?我們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做些什么?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guī)炖?ldquo;鏡像自我”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這一點。他認為每個人對自己的意識是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根據(jù)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發(fā)展起來的。
對于孩子而言,父母的照顧是孩子獲得各種自我的感覺經(jīng)驗的直接來源。因此,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學會區(qū)分自我和他人,比如教孩子認識身體部位,與孩子一起照鏡子,還可以跟孩子一起制作家庭相冊,讓孩子認識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員。這些都能豐富孩子對自我的認識,幫助孩子了解“我是誰”。
多夸夸我!自我認識的萌芽
這樣的情境在孩子的生活中不會陌生,這是孩子自我意識情緒發(fā)展的表現(xiàn)。隨著兒童自我認識的發(fā)展,他開始出現(xiàn)比喜怒哀樂更為復雜的情緒體驗,這些情緒與自我評價和自我重要感有關。
有研究指出,重要感是兒童自尊發(fā)展的基礎。他們渴望得到他人的注意、接納或接受、喜歡,于是通過言語、身體姿態(tài)、面部表情等方式來展示自己,從而得到他人的肯定,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比如,當他犯錯時,他會低下頭,知道自己錯了,此時他會體驗到一種內(nèi)疚的感覺。這種情感會讓他知道,下次不能再做同樣的事情。比如,當他做了好事,有人夸獎他“乖”“好孩子”時,他會有一種自豪感,體驗到愉悅的情緒,以后就會重復做這件事,并且能有較高的自尊感。
孩子的這些情緒體驗,最初來自于成人的評價。
因此,當出現(xiàn)情境描述中的情況時,家長需要做的是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體驗,幫助并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比如,當孩子做錯事時,確實需要指出來,讓孩子明白哪里做得不對,孩子在適度的羞愧或內(nèi)疚的情緒體驗中形成對自我的正確評價。
但是家長千萬不能用“你真笨”“真不聽話”這種一概而論的方式進行指責,這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形成錯誤的自我評價。此時,聰明的媽媽常常會幫助孩子糾正犯的錯,讓孩子學會正確看待自己,同時將孩子的羞愧轉為快樂。
總之,家長應該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體驗到良好的自尊感。
當孩子慢慢不再需要您的肯定,而能形成內(nèi)在的對自我的正確評價時,他也就能很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他在自我意識的發(fā)展過程中又進步了。
這是我的!自我認識的萌芽
這樣的場景似乎很熟悉,大人有時候常常希望孩子大方一些,把吃的、玩的和別的小朋友分享,可是小朋友卻很不配合,這也讓大人頗沒面子。親子真人秀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中有一個鏡頭,當天天去撿辣椒的時候,Kimi在一旁急得直哭:“辣椒是我們的,不是你們的”。
在這里,Kimi正處于“所有權”意識的萌芽中。處于“所有權”意識萌芽期的孩子,會認為東西都是“我的”,不允許別人碰觸,表現(xiàn)出強烈的占有欲。在大人看來,這種占有欲似乎是過分的,但這卻有利于孩子發(fā)展出正確的所有權意識。只有明白了“我的”,才會明白“你的”和“他的”;只有知道保護自己的所有權,才會尊重他人的所有權;只有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才會愿意將自己的東西和他人分享。
面對孩子的“小自私”,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呢?
我們需要明白,這是孩子在自我意識發(fā)展過程中的正常表現(xiàn),因此,即使孩子不愿意分享時,我們也要尊重他的所有權,“我的東西我做主”。此時,家長能幫助孩子的不是讓他一定要把自己的東西分給別的小朋友,而是幫助孩子區(qū)分哪些是他自己的東西,他可以做主,而哪些是別人的東西,他不能做主。只有當孩子逐漸清晰“我的”和“你的”界限時,他就會愿意用自己的東西和別人的進行交換,也就真正學會了分享,“我的東西大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