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和寶寶朝夕相處,每天都會對寶寶說成百上千句話,《母子健康》有請資深幼教專家周令瑜老師,同時也是“資深媽媽”,為您貼身解讀媽媽“最不該對寶寶說的話”!
媽媽不該對寶寶說:
1.聽媽媽話才是好寶寶!
2.寶寶,你今天在幼兒園聽老師話了嗎?
解讀媽媽心
很多媽媽認為孩子要聽話才好,這樣省事、好管、不容易有意外發(fā)生??珊⒆尤绻貏e聽話其實是種盲從,從小失去建立自己獨立見解的機會,長大后也容易謹慎膽怯、隨波逐流。
周老師說:當女兒非要夏天穿棉褲
我女兒周周兩歲多的時候,有次夏天38℃高溫我?guī)鋈ネ?,她不肯穿短褲短裙,卻偏要穿一條棉褲。一開始,我本能地阻止她:“周周今天很熱,不能穿棉褲,乖,聽話!”可是周周不肯,還扁著小嘴做出要哭的樣子。
后來我轉念一想,寶寶對冷熱沒辦法一下子判別,不如讓她自己體驗一下。我索性同意她穿上棉褲,然后在包里替她帶了一身連衣裙,我們就出門了。
那天一路上好多人圍觀周周!而且大太陽一曬,她就汗流浹背了。我問她:“周周,你舒服不?”她抬起熱得通紅的小臉,說:“好像是不太舒服。”然后我從包里拿出了連衣裙問她要不要找個地方換一下?周周馬上很痛快地同意了。
媽媽應該這樣做
很多媽媽不敢放手,其實是因為自己心里存在恐懼,或媽媽想找一個省事的途徑。其實寶寶對于媽媽的感知是先情緒——次行動——再語言的順序,僅有語言層面的信息,寶寶會很抵觸,那么最好的方法是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讓寶寶自己承擔一次結果。比如冷和熱的方面,寶寶一時做不出正確的選擇,媽媽可以提醒和建議,但如果寶寶一意孤行,媽媽也要鼓勵寶寶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表現(xiàn)出來,并且讓他承擔一次。偶爾的一次感冒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相比之下,為寶寶建立一個較少受壓制的成長環(huán)境更為重要,如果寶寶成長的所有經驗來自于自己的體驗,會較早地建立真正屬于自己的價值體系和判斷力。
媽媽該放手讓寶寶自己選擇
穿什么顏色的衣服。年幼的寶寶往往缺乏社會化的性別觀念,沒必要因為男寶寶選擇了一只粉紅的短褲就大驚小怪。
交哪些朋友。寶寶有自己的判斷標準,在安全的前提下,隨TA吧。
要不要分享。很多媽媽礙于面子會強迫自己寶寶“大方”,甚至搶奪過自己寶寶手中的玩具或零食交給親友家的寶寶。要知道,不分享不是寶寶自私,而是寶寶成長到一定階段的正常體現(xiàn)。
媽媽不該對寶寶說
3.寶寶你整天搭積木有什么用?還不如和媽媽一起念英語!
4.該吃飯啦!等會再畫畫吧。
解讀媽媽心
你是否覺得寶寶做的事情很小兒科?整天無非是什么玩沙呀、搭積木呀、在紙上亂涂亂畫呀,你覺得有很多事情比寶寶正做的事情重要,比如按時吃飯、或者家里來客人時的“文明禮貌訓練”,所以你隨時隨地地打斷寶寶,讓他停下手中正做的事。
周老師說:不打斷寶寶的“無聊事”
周周小的時候,我也不太清楚做哪些事才是刻意培養(yǎng)她的專注力,我只知道不要打斷她,哪怕她只是不斷地做一些我們成年人看起來蠻無聊的事情——比如把盆中的水反復舀出來上百次,這時哪怕是要吃飯、要睡覺,我也耐心地等她自己玩完。還有自從周周成為我家的一員后,我家的電視就不再打開了,因為看電視這種被動接受的資訊對于專注力的破壞其實是很大的,而且電視也很嘈雜,如果一個幼小的孩子總身處于雜亂的環(huán)境中,對他的專注品質培養(yǎng)也會有負面的作用。
媽媽應該這樣做
幼年時期培養(yǎng)起良好的專注力非常重要。寶寶們既需要和同伴、師長有一起玩的時間,這會使他們學會友誼和社會交往;他們也需要有獨處的時間,這會促使他們尋找到內心的安寧、以及懂得思考。想想看,即使是我們成年人,如果沒有獨處的時間也很難進行思考,何況是那么小的寶寶呢!寶寶在獨處的時候他可能會看書、搭積木或是玩沙,無論TA在做什么,我們媽媽都不該隨便去打擾TA,要知道寶寶們安靜地游戲的時間越長,他們的注意力也就越持久,專注度也會越來越高。
媽媽幫寶寶提升專注力
●讓寶寶睡足覺。睡前玩得太興奮不利于寶寶的睡眠質量,所以睡前最好安排些靜態(tài)的活動。睡得好,寶寶才更有精神!
●給寶寶最純美的環(huán)境。寶寶應該有個可以自己安靜地做自己事情的小空間;寶寶房布置要簡潔、明快。
●少買幾件玩具吧。當寶寶身邊充斥著無數(shù)玩具時,很自然地TA難以在任何一件玩具上集中注意力。
●“寶寶社交”不是多多益善喲!過多的社會交往會使人興奮、浮躁,長期處于社交環(huán)境中的副作用是TA在課業(yè)上往往會漫不經心、缺乏恒心。
媽媽不該對寶寶說
5.你好好在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家玩,爸爸媽媽上班掙錢,給你買玩具、買好吃的,你要什么都可以!
解讀媽媽心
現(xiàn)在很多媽媽和爸爸都忙于事業(yè),陪寶寶的時間少,內心覺得愧疚,就在物質方面盡量滿足和彌補寶寶。殊不知片面關注物質而忽視精神,寶寶會迷戀物質,但不會感覺到媽媽爸爸全心全意、真正的愛。
周老師說:僅有物質上的豐足不是愛
曾經有很多網友對我講他們童年的故事,物質上很豐足,卻總是看到媽媽爸爸走開時留下的背影。在這種環(huán)境下長大的寶寶,感覺不到被愛、沒有安全感,一生都在懷疑自己是否被接納和懼怕被拒絕中度過。
還有個廣州的網友,她的寶寶小時候媽媽爸爸陪伴得很少,并且在成長過程中頻繁變換撫養(yǎng)人,后來寶寶就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有強迫癥,并且很焦慮,上幼兒園會一遍又一遍地拉好書包的拉鏈;老師幫他脫衣服的動作稍微強硬一點,寶寶就非常恐懼,但晚上回家不會和大人講,而是到半夜12點多在噩夢中大叫,之后半夢半醒中“演練”一遍白天在幼兒園發(fā)生的事情,這時候媽媽爸爸才知道寶寶的問題。
媽媽應該這樣做
工作再忙,也要有陪寶寶的時間,尤其是要有高質量陪寶寶的時間。在寶寶小時候,你對他每一點關注都會成為滋長他一生安全感的沃土。至于怎樣在工作和養(yǎng)育聰明健康的寶寶之間達成平衡,惟有依靠每個媽媽自己的智慧和平衡能力。
給寶寶安全感的媽媽才是好媽媽
注意自己的語言。不要動輒說“你很笨”,也無須常指出“你不漂亮”,即使這是真的,這會讓寶寶無法認同自己;當然也沒必要總給寶寶一些無邊無際的贊美。
幫寶寶建立規(guī)則感。規(guī)則是對TA的另一種保護,知道底線才更明白自己該怎樣做,內心混亂的人不會有真正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