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寶寶該如何服用中藥?
A:中藥給人的印象可能都是苦澀的用中藥,也可能擔心寶寶無法接受,,不好入口其實給幼兒使用的藥劑通常并不會,因此即使家長想讓寶寶服太苦。以前從未嘗試過中藥的孩子,醫(yī)師通常會在藥中加一些甘草調味,或是換一種寶寶能夠接受的藥劑形式;當寶寶對中藥產生排斥,而家長又希望孩子接受中藥時,最好以鼓勵的方式;此外,媽媽也可以將中藥制作成美味的藥膳給寶寶食用,降低寶寶的排斥感。
Q:寶寶可以吃中藥嗎?是否有年齡限制?
A:中藥的藥性溫和很適合寶寶服用合以中藥來治療,由于1~6個月左右的嬰兒仍有自母體來的抗體,特別是感冒、過敏及腸胃問題最適,生病機會不大,6個月后抗體才會逐漸減弱。進入幼兒園后,因為接觸的環(huán)境較復雜,則容易增加感染病菌的機會。
有些中藥醫(yī)師表示,自己的孩子兩三個月大時,就會在奶粉中添加健脾胃的中藥粉,希望為孩子的消化系統(tǒng)打下好的基礎,對于將來的發(fā)育有所幫助。孩子兩三歲時,也可以添加在輔食中,而平常也可以給寶寶喝一些溫和的藥膳湯品。
Q:服藥多久才有效?
A:若是一般輕微的感冒在短時間內改善癥狀,。通常一帖就會見效很多人認為中藥必須服用很久才有用;若是科學服用中藥,,其實不也能然,這主要是因為病情慢性化或惡化后才服用所導致的;對于急性的病癥,中藥當然也可以急速改善加以治愈,但是慢性病的治療就需要視病情程度與病患體質而定。
若是家長利用藥膳來調整寶寶的體質則需要一點耐心,因為藥膳并不是用來治病的藥,而是將可供食用的藥材,搭配合宜的食材做成的菜肴,通過食補以調理與提升免疫力,因此服用的時間快則2周,慢則半年,時間長短必須視寶寶的體質與身體狀況而定。
Q:中藥有副作用嗎?
A:也許會有很多人認為會有副作用,只是中藥的副作用很輕微,溫和的中藥是沒有副作用的,如太膩的藥物會讓胃感到不,其實不然,是藥都舒服,只要稍微調整一下處方,或是隨著癥候改變用藥,癥狀都會緩解,因此與西藥比較起來,中藥的副作用較不明顯。
而外用方面,雖然中藥已經剔除刺激性大的藥物,但有些幼兒的肌膚或施藥部位較敏感,如肚臍;或是藥材濃度較高的外治法,如敷藥法、貼藥法,仍可能會使某些幼兒過敏,因此在施藥前可以先做皮膚過敏測試,取少量糊狀藥物涂在手腕內側,10分鐘后若一切正常,就沒問題了。
Q:適合與不適合寶寶的中藥有哪些?
A:由于寶寶的消化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成熟甘為宜,如黃耆、紅棗、枸杞、山藥等皆可,因此在藥材的選擇上以性平。一般中醫(yī)師不會給寶寶吃、味不適當的藥物,倒是家長可能于日常食物上給寶寶吃了過于溫燥或寒涼的食品。例如部分家長認為羊奶可以抗過敏,便常給寶寶飲用,其實羊奶本身甘溫且蛋白質偏高,并不適合熱性過敏體質的小寶寶,有時反而增加身體的負擔;而參片也常是家長給寶寶口含的藥材之一,但對寶寶而言,卻過于溫燥;至于寒涼的食品,如瓜類及綠豆等吃太多,對寶寶的脾胃也是一種負擔。
Q:中藥可以與其他的藥一起服用嗎?可自行添加藥量嗎?
A:在臨床表現來看題,但用藥的時間需間隔,大部分的情況下2小時,以免藥性互相干擾,兩藥并用并沒有發(fā)生過太大的問。
西藥的藥性包含強烈抑制病癥的部分,也可能會因此而產生新的癥狀,因此如果要中西藥合并使用,一定要先詢問醫(yī)師。此外,如果中醫(yī)師給的藥讓你覺得沒有達到效果時,也不要認為中藥的藥性溫和,就自行添加藥量,最好還是詢問專業(yè)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