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時間玩、沒地方玩、沒有玩伴,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孩子,在社會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以及父母干涉等多重因素的限制下,連“玩”都成了問題。在剛剛閉幕的“為了孩子”國際論壇上,一份名為《大城市中小學生生活習慣調查報告》引起了與會者的強烈反響。
這份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完成的報告,以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六大城市的8至13歲兒童為調查對象,圍繞飲食、睡眠、休閑、運動等與中小學生健康密切相關的生活習慣進行調研分析。
沒有玩伴調查顯示,由于缺乏玩伴,50%的孩子只能把成年人當伙伴,甚至還有10%以上的孩子選擇“最愿意自己玩”。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表示,多數城市中小學生是獨生子女,城市里常見的單元式居住環(huán)境本身就比較封閉,如果再選擇自己玩,很容易沉溺于網絡和電視。
沒有時間調查發(fā)現,有一半的學生每天在校時間超過8小時,平均每天在校時間比父母工作時間還要長。在有限的課余時間里,40%的學生還要參加與課堂教學知識相關的學習班,周末這個比例則達到60%以上。
沒有場所調查還發(fā)現,超過一半的孩子把家作為最經常的游戲場所,其中一半被調查者回答缺乏玩的地方。上海同濟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科研部的譚瑪麗副教授表示,兒童已經成為城市化進程中的受害者,以往傳統(tǒng)中的兒童生活空間正逐漸被商業(yè)建筑、公路汽車吞噬。
此外,對“玩是兒童的權利”、“玩也是學習”這些基本觀念,持反對態(tài)度的父母竟占22.1%。家長在觀念上的誤區(qū)對兒童健康成長所產生的負面作用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