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美國的漢堡包大型連鎖店“麥當勞”把原來炸薯條用的油換成對身體健康有益的油,而且把它們的這一轉變公布于世。但實際上它們并沒有按原計劃執(zhí)行,而且它們也沒有將事實真相告訴消費者,所以遭到了消費者的訴訟,后來通過賠償850萬美元(相當于9億日元)這件事才得以平息。
這樁訴訟案件中,問題出在“二手油”上。炸薯條反復用過的油含有“轉換脂肪酸”,這種不健康的油歐美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癌癥等疾病的元兇。
目前在歐美國家,食品成分必須標明轉換脂肪酸的含有量,這是生產(chǎn)商的義務。如果轉換脂肪酸的含量超過一定量,那么該種食品是禁止銷售的。
但在日本,只有自然界中的反芻動物(牛、羊等)的體內含有少量的轉換脂肪酸,此外幾乎找不到轉換脂肪酸的蹤跡。成為問題的其實是人工制作的轉換脂肪酸。
魚油和植物種子中所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幾乎都是以“異體脂肪酸”的形式存在的。異體脂肪酸對人體沒有什么不良影響,它的缺點是比較容易氯化(當然,如果氧化了的話對人體健康當然不好)。
雖然自然界中存在的油幾乎都是異體脂肪酸,為什么人們遭受轉換脂肪酸的侵害仍然那么嚴重呢?
因為市場上販賣的植物油在它的制造過程中幾乎都轉化成轉換脂肪酸了。
現(xiàn)在市場上幾乎所有賣的油在制造過程中,都會在原材料中加入一種叫己烷的溶劑。把原材料煮化之后,再將油脂提取出來。在這個制造過程中,不穩(wěn)定的異體脂肪酸會轉化成較為穩(wěn)定(不容易氧化,也就是說不容易腐爛)的轉換脂肪酸。
己烷是燈油和汽油中大量含有的甲烷系炭化氫的總稱。己烷中所含有的_氫”成分與不穩(wěn)定的脂肪酸相結合之后,就轉化成轉換脂肪酸。
轉換脂肪酸之所以不會氧化,是因為它自身和過氧化脂質是同樣的構造。過氧化脂質如果進入體內的話,就會產(chǎn)生大量活性氧,然后需要大量的生物酶對其進行解毒。
20世紀90年代,美國已經(jīng)正視了轉換脂肪酸的毒性。并把它作為一個重大問題來對待。但是,1994年消費者用戶科學中心卻提出,食品中有無使用轉換脂肪酸應該明確地在食品成分表中標明。而且對這個問題提出了控訴。但是由于無法對轉換脂肪酸的毒性、有害量提出決定性的證據(jù),所以該科學中心后來只好撤訴了。
2003年,歷時數(shù)年,美國規(guī)定生產(chǎn)商在使用轉換脂肪酸的時候要在食品成分表中標明含有量,而且這也變成了生產(chǎn)商的義務(2006年1月起實施)。幾乎在同一時間,歐洲也采取了同樣的行動。
在這場行動中,只有發(fā)展中國家和日本沒有實行。
至今為止,日本仍然有很多食口加工廠和快餐產(chǎn)業(yè)無所顧忌地使用轉換脂肪酸,把這件事情當作是理所當然的。市場上銷售的人造黃油和食用加工油脂是完完全全的轉換脂肪酸,植物油也幾乎一樣。不僅如此,面包、糖果類食品、色拉調味料中也使用了轉換脂肪酸。
轉換脂肪酸會令人體的膽固醇升高,同時,還會減少我們身體所必需的有益的膽固醇。最近,有報告指出轉換脂肪酸會給我們腦血管帶來不良影響,還會誘發(fā)老年癡呆、帕金森等疾病。
那么,我們該怎么做才好呢?
最重要的是,人們自己要大聲呼吁,要求國家相關部門改善現(xiàn)狀。而且還要自覺地選擇不含有轉換脂肪酸的產(chǎn)品。
現(xiàn)在,最能降低轉換脂肪酸風險的食用油是不使用己烷等氫添加溶劑,直接提取出來的菜籽油、大豆油、橄欖油。
在歐美,市場上有銷售不含有轉換脂肪酸、用新方法制造出來的人造黃油。在日本還沒有那樣的產(chǎn)品,所以還是盡量避免使用人造黃油和食用加工油脂。黃油雖然不像人造黃油那樣劣質,但是因為也含有轉換脂肪酸,所以還是建議大家要極力避免使用黃油。
另外,攝取維生素E可以預防轉換脂肪酸所帶來的危害。市場上有銷售維生素E膠囊的,有的生產(chǎn)商會使用藥劑進行維生素的提取,所以要盡量購買信得過的廠家的產(chǎn)品。
除了維生素E膠囊以外,綠黃色蔬菜,芝麻、杏仁和花生等堅果類、豆類里都含有豐富的自然狀態(tài)的維生素E。食用油類食品的同時,順帶攝取維生素E就能保證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轉換脂肪酸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