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3歲半,剛到幼兒園,老師就發(fā)現他與別的孩子不同。他的記憶力特別的好,教他認字,他一學就會。但他顯得很孤獨,不太愿意與周圍小朋友交往。爸爸媽媽來接他時,他也表現得很冷漠,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樣伸出手讓父母抱。他經常會自言自語地重復著什么,別人跟他說話,他好像沒聽見一樣。他總是喜歡自己一個人在一角玩一小塊積木。看完這個例子后,大家有什么想法?是否會認為這個孩子只是有點孤僻呢?事實上,洋洋并不是孤僻那么簡單,而是得了孤獨癥。孤獨癥是一種廣泛性身心發(fā)展障礙性疾病,目前還沒有公認的辦法能夠治愈。但是,如果干預及時,也會取得很好的效果。2~3歲時開始治療,效果會比4歲以后開始要好得多。掌握相關癥狀知識,及早發(fā)現孤獨癥兒童,是至關重要的。一般在3歲之前癥狀就會有所表現,少數在5~6歲時才有明顯癥狀,因此孤獨癥兒童的父母責任重大,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表現。進入幼兒園后,教師也要負起一定的責任。讓我們來看看孤獨癥具體都有哪些表現,又與孤僻有著怎樣的區(qū)別。
1.表現
(1)智力方面
大部分孤獨癥兒童都伴有智力障礙,但個別的患兒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卻比其他同齡的正常兒童要高,常常在音樂、繪畫、數字記憶等方面有著超常的能力。而孤僻的兒童大多智力正常。
(2)言語方面
孤獨癥兒童在嬰兒期就不會呀呀學語,言語的發(fā)育明顯落后于同齡兒童,有的甚至不發(fā)育,終生緘默。不主動跟他人說話,叫他們的名字也總是沒有反應。喜歡自言自語,重復、模仿某些言語。說話時的聲調、節(jié)奏也不正常,不會控制音量。詞匯很少,不會使用“你”“我”“他”這樣的代詞,有要求時會用肢體語言表達出來。相比之下,孤僻兒童言語發(fā)展沒有障礙,雖然話很少,但是能與人進行正常的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
(3)行為方面
孤獨癥兒童分為兩種:嬰兒期時,一種睡眠少,喜歡吵鬧,把他們放到嬰兒車中推著走或讓他們聽歌時,能使其安靜下來;另一部分則很安靜,整天躺著,不聲不響。稍大些后,孤獨癥兒童會表現出刻板的重復動作,例如拍手、扭動手指、轉動手臂、叫喊、撞頭、記數字等。他們固執(zhí)地要使生活環(huán)境和方式保持原貌,如有變動就尖叫、哭鬧,甚至撞頭。但是,孤僻兒童就沒有這些異常的行為。
(4)社會交往方面
媽媽喂奶時孤獨癥兒童不會看著媽媽。要擁抱他的時候,他會全身發(fā)軟或僵硬,甚至可能不讓抱。到了年齡了,還不會區(qū)分親近的人和陌生人。不注意周圍的情況,餓了或者不舒服也不會表達,甚至忽視父母的存在。有人注視時,會回避他人的視線。不喜歡與父母或小朋友接近,更愿意自己玩。而孤僻的兒童,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可以與人很好地交往,會用目光注視他人,對父母也很依戀。
2.對策
一般來說,發(fā)現孤獨癥兒童,就要送到特殊學?;驒C構進行治療。由專業(yè)人員采用多種方法,通過情感、認知、行為訓練等幫助他們減輕癥狀。雖然不能痊愈,但是可以增加他們的興趣愛好,提高交往能力。如果兒童癥狀較輕,也可以由教師負責輔助治療。
(1)教育訓練
一般來說,孤獨癥兒童都很害怕看見陌生人,不會主動張嘴說話。所以,教師想要幫助他們,首先就得取得他們的信任。要想辦法使他們感受到老師,并且意識到老師的存在對他們并沒有任何的威脅。平時可以多表示出對他們的關心和鼓勵,這可能不會很快見效,要多努力幾次。如多與兒童相對而坐,拿些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引起他們的注意;要求他們看著說話人的臉,多與他們對視;平時,可以多摸摸他們的臉,與他們主動說話。當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溫暖后,會逐漸建立一種信任,也許這個時候他們還是不會主動跟老師說話,但是,可以為今后的訓練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交往訓練。在集體生活中,對于孤獨癥兒童來說,最困難的可能就是與同伴建立良好的關系。由于他們不愿意說話,更不愿意跟別人一起玩,所以小朋友也不愿意理睬他們。而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對于任何一個兒童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小朋友們越是不搭理他們.他們就會變得更孤僻,從而更不會與別人接觸,導致一個惡性循環(huán)。教師可以鼓勵孤獨癥兒童多參與到游戲中來,并告訴小朋友們,他們其實很孤獨,也很想跟大家一起玩,大家應該多關心他們。其中,要注意的是,孤獨癥兒童需要更多的時間來了解游戲規(guī)則。所以,最好事先把游戲規(guī)則寫給他們,并逐條都解釋清楚,便于他們更好地融入到游戲中。要多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些合作性的游戲,而不是競爭性的。這樣可以使他們多與小朋友配合著完成游戲內容,以利于促進他們的感情。當他們做得很好時,要在全班同學面前及時給予表揚,強化他們的體驗。
■言語訓練。對于從沒開口說過話的兒童,可以想辦法訓練他們對發(fā)音的感覺。如教他們吹風車、吹小紙條、吹泡泡等。這樣既增加了他們的感覺,又不會使他們覺得太枯燥而不愿意完成。對于偶爾會說些簡單的宇和詞的兒童,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想辦法讓他們多說。如在課上多給他們說話和發(fā)言的機會,如果他們不愿意說,教師可以做些示范或用口型進行提示。如果他們肯回答問題,就要及時鼓勵,夸他們做得很棒。這樣,可以增強他們繼續(xù)說話的自信心。
(2)行為矯正
這是一種主要采用強化和懲罰的方法。如當他們表現為大喊大叫、滿教室亂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教師的批評和教育都沒用時,可以對他們實施一些適當的懲罰。如罰他們在教室的前面站幾分鐘,直到他們安靜下來。而當他們在不用督促的情況下稍微有所好轉時,就要立即給予表揚或給一些他喜歡的小東西作為獎賞。又如有一個孤獨癥兒童不太自覺,不遵守紀律,但很喜歡玩小火車。于是,教師就可以在他每天玩小火車之前對他進行訓練。暫時不讓他玩,等他表現好了以后再允許玩,并告訴他,是因為剛才他聽老師的話了,遵守了紀律,老師才讓他玩的。在訓練的過程中,要多注意與孤獨癥兒童的家長進行溝通、交流,相信通過多方面的配合,會使孤獨癥兒童的癥狀減輕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