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黃素(即維生素B2)缺乏病又名燕口瘡或口吻瘡,是由于缺乏核黃素所致。
核黃素存在于食物中,大多與蛋白質(zhì)相結(jié)合存在。長期以大量淀粉類膳食為主食,很少吃動物性蛋白及新鮮蔬菜者易患本病。另外,谷物加工亦可失去大量核黃素。營養(yǎng)不良、慢性胃腸疾病致核黃素攝入量減少,或影響其吸收,皆易顯現(xiàn)核黃素不足。
癥狀主要表現(xiàn)在唇、舌、眼和皮膚方面。
(1)唇舌癥狀。多見于年長兒。
口角炎:又稱口角瘡。初起時口角濕潤、發(fā)白、糜爛、漸發(fā)生裂縫。裂縫由口角向外側(cè)延伸可達1厘米,見于一側(cè)或兩側(cè),裂隙表皮剝脫,形成潰瘍,張口時易出血。口瘡易變慢性,與皮膚連接處常見深棕色色素沉著。
唇炎:上下唇緣的全部黏膜可呈鮮艷緋紅色,唇部縱裂增多,張大口時裂縫出血。
舌炎:舌面光滑、鮮艷,早期乳頭肥厚,以后萎縮、消失。自感疼痛,味覺消失。
(2)眼部癥狀。不如唇舌癥狀多見??梢娢饭?、流淚及癢感,檢查可見毛細血管侵入角膜,以致角膜混濁,發(fā)生潰瘍。眼瞼可紅腫,并有分泌物。
(3)皮膚癥狀。在唇鼻交界處及鼻翼、耳后、額部眉間可有脂溢性皮炎。
檢查本病除依靠典型癥狀、詳細詢問飲食史外,測紅細胞或全血中谷胱甘肽還原酶活性系數(shù)(AC)也是主要檢測方法之一,正常AC值為0.2~1.2,若大于1.3則診斷為核黃素缺乏病。
正常兒童核黃素日需量,嬰兒為0.6毫克,兒童及成人為1~2毫克。作為核黃素的天然來源,主要存在于肝臟中,每100克肝所含核黃素3.5毫克,每100克蛋含0.3毫克,每100克豬肉含0.27毫克。核黃素在體內(nèi)不能貯存,大量攝入后尿中排出顯著增高,故應(yīng)每日有一定量的核黃素攝入,以免缺乏。
口服核黃素每次5毫克,每日2~3次,2~3周后癥狀可消失。療效不顯著者,可改肌注,每日5~10毫克。同時改善伙食,給含核黃素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