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鐵及與其相關的營養(yǎng)素攝入量不足或因其消耗增多所引起的鐵缺乏叫營養(yǎng)性鐵缺乏癥,在我國相當普遍,是小兒時期常見的營養(yǎng)性疾病之一,其中半歲到兩歲是高峰患病年齡。據(jù)2002年全國調研資料,7~12個月嬰兒缺鐵性貧血患病率為20.8%,呈現(xiàn)兒童年齡愈小,鐵缺乏愈嚴重,缺鐵性貧血愈多的特點。
鐵缺乏常見的原因
(1)攝入鐵的總量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多見于嬰幼兒及散居學齡前兒童、孕婦和乳母。
(2)鐵的生物利用率低:如中小學生雖然每日攝入鐵的總量超過其推薦的鐵撮人量(RNI),但由于膳食中鞣酸、植酸、多酚類物質含量高,妨礙鐵的吸收利用,致使機體對鐵的有效利用率低。
(3)膳食結構不合理:我國居民膳食中的鐵質以植物性非血紅素鐵為主,其吸收率低于動物性血紅素鐵。這些原因又與兒童不良進食習慣,居民膳食品種單調和食譜很少變化有關。
鐵是人體幾十種有生物活性酶的組成成分,或者是必須有鐵參與時才能完成酶的生化反應。因此,鐵是人體十分重要的一種必需微量元素。在所有參與機體能量代謝的酶以及產熱營養(yǎng)素相互間的轉化過程中,一半以上生化反應依靠含鐵的酶完成。在非貧血鐵缺乏期,由于以上酶含量的不足和活性的下降以至細胞氧化磷酸化過程發(fā)生障礙,表現(xiàn)為工作和勞動耐力的下降。在學生中則有精神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和學習成績下降等,有的證實為智商的下降,通常達9~11個智商點。在嬰幼兒中,小運動操作的發(fā)育明顯落后于正常同齡兒童。
鐵缺乏的進一步發(fā)展,由于紅細胞含鐵量的降低而出現(xiàn)缺鐵性貧血。貧血引起的機體改變因程度而異,但常伴隨其他營養(yǎng)素的缺乏。這些改變既與貧血時不能滿足組織對氧的需求有關,又與人體組織中含鐵化合物(酶)的含量不足有關。通常短期鐵缺乏對形體生長影響不大,但貧血小兒體重常有降低。貧血兒童膚色蒼白或發(fā)黃、毛發(fā)干燥、脫發(fā)、指甲脆裂、出現(xiàn)匙狀反甲??谇火つのs及伴有不同程度的舌炎。食欲不振,常有嘔吐或腹瀉。呼吸、心跳加快,可有肝大和下肢水腫。兒童可有異食癖,諸如泥土、粉筆、墻灰、煤渣、紙片等均可為其喜愛的“食物”,這種異食的結果又加重已有的鐵缺乏,互為因果。
鐵缺乏對兒童學習、認知及智力發(fā)展的不利影響開始得愈早則后果愈嚴重,其損害所造成的遠期不良影響常常是不可恢復的,成為終生缺陷。
在我國,鐵缺乏癥有其廣泛的社會性。兒童,尤其是嬰幼兒的鐵缺乏癥是社會群體鐵缺乏流行鏈上的一環(huán),與鐵缺乏源頭人群孕婦、乳母的鐵營養(yǎng)狀況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為要控制兒童鐵缺乏癥i降低缺鐵性貧血患病率,首先就要著重防治源頭人群孕婦、乳母的鐵缺乏。采取從源頭上切斷鐵缺乏流行鏈的措施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便于了解,可參看圖7。
鐵缺乏癥的預防和膳食調理
(1)孕期母親營養(yǎng):維護好孕婦鐵營養(yǎng)是降低幼嬰鐵缺乏的關鍵措施。在整個妊娠期由于孕婦自身及胎兒的生長約需1000毫克(元素)鐵。在妊娠24周后因胎兒生長發(fā)育增快,胎兒體重較快增加,孕婦每天平均需鐵6毫克。這在一般膳食中是不可能滿足的,因而必須在膳食外補鐵。那么,鐵應該怎么補,效果如何?我國研究證實,在妊娠后期給孕婦補充鐵劑,不但可以提高孕婦的鐵儲備有利于產后機體的恢復,而且也有利于對胎兒鐵的供給和防止生后幼嬰早期缺鐵和發(fā)生缺鐵性貧血。具體方法是自妊娠32—36周開始,每天2次,每次口服硫酸亞鐵0.3克(含60毫克元素鐵)和維生素C0.1克各1片,即可取得上述良好效果。
(2)哺乳期乳母營養(yǎng):哺乳期乳母乳腺分泌乳汁中的鐵每日約0.5毫克,連同乳母每日生理消耗0.5毫克鐵,乳母每日攝食的鐵量不應低于1毫克。因此,注意補足乳母儲鐵的缺額和增加膳食中鐵的含量,是母乳喂養(yǎng)兒有充足鐵來源的基礎,也是降低嬰兒期貧血患病率的重要的基本措施。
(3)嬰兒的營養(yǎng):在嬰兒期有以下幾個主要因素影響嬰兒的鐵代謝,即:胎兒出生時體內儲存的鐵量與出生體重關系密切,出生體重愈小所儲鐵總量就愈少,發(fā)生鐵缺乏就愈早而且病情重。生長速度愈快所需鐵量愈大。
因此,低出生體重兒和雙胎兒,發(fā)生鐵缺乏的更多。牛乳中含鐵量低,吸收率也低,因此人工喂養(yǎng)兒患鐵缺乏的檢出率就高。
(4)關注母乳喂養(yǎng)兒早期出現(xiàn)的貧血:人乳中每升含鐵1~1.5毫克,吸收率可達70%~80%,連同出生時體內儲存鐵的有效利用,所以單純母乳喂養(yǎng)兒在出生后4個月內很少有鐵缺乏者。如果這段時期出現(xiàn)貧血,應到醫(yī)院詳查病因以確定貧血性質進行相應診治。
(5)及時為嬰兒添加輔食:為嬰兒選擇富含鐵的紅色瘦肉、肝、動物血、豆類食物、蔬菜、水果等作為輔食(表15、表76),并兼顧其他營養(yǎng)素如維生素C、銅、維生素B1。和葉酸的搭配以及合理安排兒童主副食及愉快進餐,及早為嬰幼兒建立平衡膳食食譜是預防鐵缺乏的根本措施。
兒童每日所需鐵量可參看推薦的鐵攝入量,半歲以內因有母乳喂養(yǎng),為每日0.3毫克,7~12個月齡為10毫克,1~10歲為12毫克。
鐵劑應用
1.預防、對外觀正常兒童及已檢出的鐵減少者,包括孕婦、乳母、兒童及成年男女,按每周一次,每次每千克體重口服(元素)鐵l毫克或2毫克,連續(xù)12周;該地區(qū)貧血現(xiàn)患率在20%以上者按每千克體重2毫克計算,現(xiàn)患率不及20%者按每千克體重1毫克計算。每年作一療程預防性補鐵即可。
2.治療對確診缺鐵性貧血兒童,鐵劑按每千克體重2毫克計算,每周口服一次,連續(xù)12周。對6~24個月齡鐵減少嬰幼兒,考慮到其日需鐵總量約0.6~0.7毫克,亦可不計體重,每周一次口服鐵劑12.5毫克,共12周。
3.輔助措施為促進鐵劑吸收,每次口服鐵劑時,可同時服用維生素C50~100毫克??紤]到在鐵劑治療過程中,由于血紅蛋白大量合成時消耗各種造血元素,可能會顯露出維生素B,z及葉酸的不足(或缺乏)以致血紅蛋白增加較預期為低。此外可能因伴有維生素A、D及B2的缺乏,也可影響鐵劑的療效。這種情況應盡可能建立平衡膳食從而滿足營養(yǎng)需求,必要時,可添加上述維生素以提高療效。
防止鐵超載和鐵中毒
鐵在人體內基本上是處在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內進行代謝和循環(huán)利用,除黏膜、體表和出汗有少量鐵損耗外,機體并無排泄鐵的途徑。因此,一次大劑量攝入鐵劑或短期內多次大量攝入鐵劑可引起鐵超載、急性或慢性鐵中毒。
目前市場上有名目繁多的鐵強化兒童食品,如酥糖、餅干、代乳粉、奶粉、鐵強化保健品、各種鐵強化飲料等,若小兒對其中某種食品有嗜愛,進食過多,很容易發(fā)生中毒情況。因此在添加鐵強化食品時,一定要詳細查看成分、含量,既不要超量食用,也不應同一時期攝食多種鐵強化食品、飲料、保健品。一旦出現(xiàn)鐵中毒應送醫(y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