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一切的苦口婆心,卻收不到意想中的效果。為什么?原因是沒有把自己放在與孩子平等的地位上去?!?/P>
中國的孩子似乎膽子很小,在長期受庇護的環(huán)境下生活,他們對冒險、探索的興趣也大大不如國外的孩子。我們在報紙上看到許多關(guān)于中國孩子體質(zhì)、動手能力、交往能力存在缺陷的報道。而瑞典高中畢業(yè)的孩子,早已獨立打4—5份工,為20歲之前的環(huán)球旅行做準備了。在我返回北京的航班上,遇到了一位21歲的瑞典女孩。她告訴我,她18歲時父母就告訴她必須獨立生活了。于是她一個人到法國,邊學習法語邊打工,自己攢讀大學的學費。我很奇怪為什么一旦自己的孩子到外國讀書打工,我們中國的父母都覺得天經(jīng)地義;而在國內(nèi)卻總是那樣任勞任怨地為孩子打工?!?/P>
在這遙遠的異鄉(xiāng),當?shù)氐母改競冎幌氚押⒆优囵B(yǎng)成“人”;而中國的父母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才”。也許成“人”更講究基本為人處事的原則,基本的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怪不得瑞典的母親對孩子任性地哭鬧置之不理,她是讓孩子明白哭鬧是沒有用的。
人們說,未來的世界是孩子的世界。其實,孩子間的競爭實際是父母親育兒方式的競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