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凡在新聞觀潮談學生“圈養(yǎng)”
學生“圈養(yǎng)”能否換來安全?
記憶中課間10分鐘是童年里最快樂的時候??墒遣恢獜氖裁磿r候開始,南京、上海一些小學的操場在課間時分也變得悄無聲息。原來,由于近年來校園安全事故頻發(fā),這些學校在課間限制學生的活動自由,不允許走出教室,這種做法被家長們比喻為“圈養(yǎng)”。
在某網上育兒論壇,一位家長近日發(fā)布——“哪些學校的小學生課間被‘圈養(yǎng)’或‘不圈養(yǎng)’?”的帖子,迅速引起家長們的注意,200多位家長中有70%的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正被“圈養(yǎng)”著。針對部分家長和教育界人士的質疑,學校解釋說,限制活動空間是為了消除隱患、保障孩子的安全。
“學生‘圈養(yǎng)’是否就能換來安全”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父母必讀》雜志副主編 徐凡 接受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新聞觀潮 節(jié)目的在線采訪,她在節(jié)目中談了自己的看法。
主持人:現(xiàn)在的小學生學習壓力已經不小,您認為課間10分鐘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么?
徐凡:我認為課間十分鐘對孩子是非常必要的,我們都知道,人類大腦工作是需要休息的,持續(xù)在一個區(qū)域長時間的工作是非常累的。如果腦力和體力能間隔開,利用10分鐘的時間做一些大的運動,調劑一下,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很好的,這樣可以使孩子大腦的工作更有效。
其次,從孩子身體的技能來講:運動技能的發(fā)展是需要通過足夠的運動機會來實現(xiàn)的。如果沒有提供足夠的運動機會,對正處于身體發(fā)育期的孩子來說,就等于失去了調控自身動作準確性的機會。
主持人:孩子們因為從一進校門就接受這樣的管束,完全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反抗,您認為孩子通過圈養(yǎng)教育失去的是什么?
徐凡:這導致了很多孩子習慣于被管束,習慣于被管束的孩子實際上是習慣了一種外界的壓力,沒有發(fā)展出自我管理的能力,這樣的孩子,今后做事會缺乏自主性,孩子會不知道在沒有外力的管束下,什么行動是正確的,什么是不正確的。
主持人:正因為太怕出事,有些學校才矯枉過正,而且不管出現(xiàn)什么樣的安全事故,家長和社會總把責任全部推到學校和教師身上。似乎整個社會都在學生安全問題上對學校和教師形成了高壓態(tài)勢。這個怪圈您怎么看?
徐凡:說到學校的責任問題,我不認為是社會對他們的高壓。學生在學校生活,學校承擔的責任一方面是教育、一方面是監(jiān)管,這個無須質疑。但教育是什么,它包含什么內容?我覺得學校確實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責任。學校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教育,還應該有做人的教育。如果“圈養(yǎng)”,就等于學校向外宣布,我不想承擔其他的教育,我只教知識。
實際上,孩子在活動中,能學到很多做人的內容,比如安全問答、人際交往、社會性的發(fā)展等等。如果沒有運動的機會,孩子就顧及不到自己在大環(huán)境中的安全是什么,別人的感受又是什么。
關于這點,我在英國學校看到的現(xiàn)象,感受非常深切:他們的安全措施做得很好。
第一:英國學校把老師分為兩批,課間的時候,校園中安排3個點,每一個點上都有一名老師值班。學生休息10分鐘,老師只能休息5分鐘。下課鈴一響,老師要第一個沖到他的位置上,親自帶隊,5分鐘后由另一名老師來替代他。這樣,保證每一個點的安全性。
第二:老師每天都要在班上組織“小小安全禮儀課”,內容是與孩子分享在課外活動中看到的小案例,還給孩子出些更好的主意,讓孩子知道怎樣做更好,怎樣去體會別人的感受,使孩子從中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這種做法效果非常好,我們都知道英國培養(yǎng)出的孩子都是很有紳士味道的。他們在這樣的教育中形成一種內在的規(guī)則,讓孩子發(fā)自內心的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
他們的校園不存在安全問題,偶爾有哪個孩子摔了,老師都會告訴家長,讓家長理解孩子是為什么而摔的。
以上更多精彩內容,歡迎 在線收聽
徐凡更多觀點:高價幼兒園引發(fā)的思考